,作者:瑞泽洞察,原文标题:《国内知名D轮AI公司宣布停工半年》,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据悉,国内知名AI公司竹间智能突发内部信,自2024年2月20日起半年时间,对亏损业务的部门和岗位停工停产并进行重组。
要知道,一年前该公司还完成了由金浦投资领投的D+轮融资,且过去5年每年都有融资,如下图。内部信给出的原因是:目前所处的经营环境艰难,2023年业务需求大幅减少,对现金流带来严重挑战。
竹间智能创办于2015年,创始人是前微软亚洲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研发团队也有相当实力。从融资历程可以看出,不乏哈勃投资、金浦投资、中银国际、广发信德等知名机构,一半以上还是国资,多少还能带点产业资源。
虽说这家公司起步专注于传统NLP技术,也就是大家打客服电话经常被另一头的AI客服恼怒的那种智能对话技术,这一直是个鸡肋的技术方案,但2B客户如银行等买账,因为多少能省掉人肉的座席客服成本。
GPT4的出现,虽然也没法完全在客服电话上替代人肉,却让这些大客户犹豫、纠结了,一是要不要继续用这些老产品方案,二是要不要以及怎么搭建定制大模型。
针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竹间的核心团队也算AI黄埔军校出身,反应还是快的。据公开采访资料,竹间早在2021年就关注到GPT的发展动态,第一时间进行布局,并在2023年初就推出大模型相关的产品和服务,过去一年和国内几乎大部分大模型进行了战略合作,为大型企业自建大模型提供一站式服务,如发布“大模型工厂”产品业务线。
其实挺好奇的,即便传统NLP不行了,但毕竟这块市场发展了十几年,各种场景的应用下还是有百亿级的存量市场,为什么说停就停了?大模型真正开始对国内大型企业产生影响,最起码也应该是去年下半年。并且,即便大型企业要转大模型也非一时半会,竹间智能也已经采取了快速的业务转型措施。
挺感叹!放到2年前还算一家明星AI企业,国内各种科技媒体的榜单拿到手软,却突然在新年开工几天后,以一种比较体面,也是更省成本的裁员方式,说停就停了。
隐约感觉2024年国内泛AI产业要迎来历史洗牌周期了,好多C轮及以后的明星企业是连续1~2年没融到钱,业务应该都挺不容易。还有去年融到资的非大模型类AIGC初创项目,基本上很难再融到钱。
国内大模型已接近GPT3.5水平,部分大模型的文本应用在一些行业领域已经很不错,这么一个事件说明,至少大型企业用了整整一年时间研究,仍处于观望状态。如果GPT4.5出现后,仍不能在幻觉、精度和垂直应用上实现大的突破,那国内AI创业和投资会受到重创,可能会成为压死美元基金的最后一根稻草。
依赖传统NLP技术的国内AI公司还是不少的,都到了必须退出阶段,其中还有好几家独角兽,现在怎么办?手上的客户,年几亿的营收,因为大模型的出现让大客户们反而纠结了,这个过渡期越长,对这批企业越不利,老产品不想续或减少采购,新产品还在观望。弄不好背后的投资人,大部分都将血本无归。
帮大型企业代建基于本地部署的定制企业大模型是条好出路,也是竹间智能过去一年尝试的业务,但至少说明目前还很难做起来,同时也给国内这批大模型企业和背后投资机构敲响了警钟,最终为市场造血的还是大甲方们,他们仍旧无动于衷,那这批大模型后续融资,谁来接盘?
不过好在无论是这两天讨论的Sora(《希望Sora别走GPT4的老路》)还是国内大模型,过去一年和开年这几天来,为大A股做出了巨大贡献,股指眼看又要回到3,000点以上,一二级也算实现了有价值的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