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萍乡市玖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 > 新闻动态

“鸟瞰式”新闻的视觉星空体育app下载生产与新闻形态再造

发布时间:2024-03-20 浏览次数:

  秦红雨(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副教授、副院长);杨毅恒(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

  导 读: “鸟瞰式”新闻熔铸了新闻时空的扩展、新闻报道场景的奇观以及新闻叙事的改变,不仅丰富了新闻形态,还改变了新闻生产方式和新闻观念,构造了融合的新闻表达。

  在当代社会,新闻业不仅被进一步图像化,而且迎来了全新的人-机关系和视觉再造。正如学者周宪所说:“生活在现代都市里的居民,眼睛终日受到各种影像的诱惑和刺激,不断地遭遇种种视觉图像的围困和逼促。”[1]而在其中,“鸟瞰式”新闻用机械之眼乃至太空之眼代替人的肉眼,将视觉延伸到万米高空,将新闻内容扩展到更广阔的场域,并将俯瞰的景观与抓取的数据结合,制作出压缩了时空、极具视觉效果的新闻呈现。这也成为数字新闻业人机互动的新实践。

  (一)“鸟瞰式”新闻的由来。围绕航拍、无人机以及卫星新闻等,早在1995年就有文章点评:“借直升机采访新闻,机动灵活,视野开阔,现场一览无余,成为城市上空敏锐的火眼金睛。”[2]有作者概括了无人机航拍的特征,并指出无人机航拍能展示出电视新闻的画面空间感、层次感以及完整性[3]。张过、贺大为等学者认为遥感与新闻的结合突破了时空与频谱,具有保障新闻客观性的优势,提出遥感新闻具有高效影像获取、便捷直观取证、时序影像提取、镜头语言创新这四个突出特点[4]。这些研究着重强调新技术带给新闻业的革新以及新闻实践的突破,但也容易忽略这些技术在文化意义上形成的观看方式、特征以及对新闻业态的影响。因此,本文从视觉观看的角度,将这类借助视觉技术俯瞰新闻场景的新闻称为“鸟瞰式”新闻。

  从视觉文化范畴来说,“鸟瞰”代表着一种新的观看方式,原意指“像鸟一般在高空观看”。而借助于现代的视觉技术,“鸟瞰”生出了机械之眼,生产出物质化的观看对象,引发了对观看主体意义的建构,构建了全新的视觉场域。从最早的乘坐热气球拍摄,到直升机航拍,到无处不在的无人机俯瞰,再到《航拍中国》《60万米高空看中国》等影像的问世,“鸟瞰”正逐渐介入我们与世界的关系之中,形成了一种新的新闻形态,也融入“鸟瞰式”景观的谱系当中。美国传播学者梅罗维茨认为,“电子媒介打破了物理空间和社会场景的传统关系。电子媒介创造了新的场景,破除了旧的场景”[5]。我们也看到,视觉技术的推进使新闻及其观念处于历史性的变化中,“鸟瞰”的加入让新闻从报道事件逐渐转变为报道场景,甚至正在建构景观化新闻。

  (二)“鸟瞰式”新闻:图像与数据的结合。今天,新闻报道正转向视觉化的报道方式,“鸟瞰式”的航拍系列就是以直升机或无人机拍摄影片或直播的方式呈现出都市日新月异的变化、展现新闻现场的宏观全貌。卫星新闻则进一步提升了“鸟瞰”的高度和广度,大大拓展了新闻报道的空间,也改变了新闻生产方式,催生了全新的新闻形态和媒体生态,深刻地影响着传统媒体的格局。同时,电子媒介克服了信息传播的时空障碍,使地球成为一个村落。人们手中握着手机,用眼睛观看屏幕里卫星从太空视角传来的景象,仿佛置身于宇宙。

  “鸟瞰式”新闻背后是强大的数据支撑。以卫星新闻为例,卫星遥感作为工具主体代替了人的肉眼观测与认知世界,数字化了新闻的生产—加工—发布过程,“机器带来的重要影响是数据思维的普及与强化,也就是将万物映射为数据,通过数据来揭示事物的某些状态或特质”[6]。卫星新闻正是用“鸟瞰式”的方式,通过遥感技术对海量的数据进行抓取并精准分析,再将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并制作成新闻故事,其视觉化过程不仅是数据可视化的过程,也是“鸟瞰式”观看数据化的过程。在各类平台、工具与算法的推动下,卫星的“鸟瞰”与新闻结合,使数据、新闻的表现形态愈加丰富,视觉符号的形式和类别从单一化发展为多元化,场景内容不断扩充、可视化特征愈发明显[7],使新闻的表达更加深入、宏观,可视化的样态也被持续形塑,甚至使人们具备了一种“鸟瞰式”的新闻思维。

  (一)新闻时空的扩展。“鸟瞰式”新闻打破了对传统新闻时效性的认知,将新闻“时间”转变为空间“事件”。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新闻追求时效性,从新闻事件发生到记者采写,再到整个新闻的制作和发布,新闻从业者要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保证新闻的“新”。“新近”锚定了新闻存在的时空,传统新闻以此形成了一种线性的报道方式。而“鸟瞰式”新闻借助直升机、无人机、卫星等技术的拍摄,打破了固定的时空场景,使新闻的时间差更加模糊化,长时间跨度展现新闻事件的空间变化,让空间成为“事件”本身。卫星遥感具有海量的数据采集、储存、分析功能,能使以月、季、年甚至五年、十年为间隔的信息与数据保有新闻价值。新华社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报道中,通过卫星抓取了太空俯瞰视角的国庆大典影像,不仅开辟了以往无法观看到的独特视角,也让国庆大典的“线性”表达变成了“空间”展现。而另一部《卫星见证:武汉“归来”》通过卫星遥感影像和数据,展现武汉封城前后进出的航班、铁路、车流、生活生产活动,让观者从地球上空感受到武汉从封城到开放后的涅槃重生的整个变化过程。“鸟瞰式”新闻既能完成具有时效性的微、中观报道,也能凭借长时间的拍摄、数据监测与储存能力生产宏观的、有深度的新闻主题报道。“鸟瞰式”新闻既能在更宏大的时空展现新闻的全景,又突破了人工收集数据的局限,拓展了新闻表达的深度和广度。

  图为《卫星拍到黎巴嫩大爆炸现场!核心区被炸出深坑》中贝鲁特港炸前后对比

  “鸟瞰式”新闻在空间上拓展了记者的视野。许多航拍系列就是利用直升机、无人机对城市的山、水、建筑、森林进行拍摄,不仅可以从高空鸟瞰到城市的新变化,还带来了贴近直升机飞行的飞鸟一般的具身体验,并将平日都市的“不可见”转化为“可见”,以一种宏观、全面、壮阔的视角解决传统新闻采访跨区域、跨国界的难题。2020年8月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口发生爆炸,媒体无法第一时间获取第一手的资源。而新华社发布的《卫星拍到黎巴嫩大爆炸现场!核心区被炸出深坑》则打破了空间桎梏,从“鸟瞰”的角度呈现爆炸现场的惨烈。

  (二)新闻场景的奇观。“鸟瞰式”新闻报道借助机械、太空之眼,构建出了全新的新闻场景和视觉场域,以场景为主,在场景中辅以口述、文字、数据成为鸟瞰式新闻的报道主流。《航拍中国》《鸟瞰新重庆》等航拍展现出俯瞰地面风光的同时,也会对地名、人物以及部分事件作出标注。无人机拍摄城市宣传片或在高空直播某个新闻事件时,也会采用文字或口述的方式帮助观者理解。

  借助卫星的俯瞰式拍摄,可以获取遥感数据,并对影像与数据进行精确的理解与分析,最终通过后期技术的制作,报道出真实数据、真实影像与虚拟技术融合的新闻场景。“影像+文字”是卫星新闻产品最常见的形态。遥感影像的采集本就是一个动态过程,地球景观也始终处于变动的过程之中。这种鸟瞰打造出宏观的新闻场景持续变化过程,强化了观者的视觉冲击力,塑造出更真实的“太空游弋者”的视觉体验。新华社的《澳大利亚山火如何狂暴蔓延》借助遥感卫星对气候、温度、热异常点等多段不同类别信息数据的动态采集,向观者展现出太空视角中山火肆虐澳大利亚全境的过程。视频中,山火燃烧的浓烟在气候卫星影像的白色云层中凸出,随后不断扩大,卫星监测到的地表温度也从令人心旷神怡的绿色不断变化、扩展成惊心动魄的红色,“鸟瞰式”新闻报道制作出的新闻场景构建了一道视觉奇观。

  (三)新闻叙事的革新。“鸟瞰式”新闻将新闻叙事结构革新成镜头主导的视觉叙事模式。它能通过创新的可视化方式与镜头语言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鸟瞰式”新闻打破单一线性叙事模式,将线性与碎片化两种叙事模式融合,通过创新镜头引导、多种景观组合的方式讲述新闻图像故事。借助用户的个人思维,在碎片化叙事空间中建立链接,在上下片段的跳转中融合受众想象,实现“遥感数据”叙事、“故事化”叙事、“沉浸式”叙事的效果,“全知全能”“感受真实”。在《卫星见证:武汉“归来”》中,武汉解封前后的卫星数据是按照线性叙事展现给观者,而整个视频从航班、火车、市内交通以及市内经济生产多个“碎片”的角度进行叙事。用户可以全方面地了解武汉解封前后的信息,并从交通、生产与生活中联想武汉的全方位复苏。

  “鸟瞰式”新闻对镜头语言的运用则更具开放性,可以带给观者第一视角的观感。无人机的镜头运用适合俯拍大全景和远景的“入画”前进式与“出画”后退式直线运动,也适合拍摄海岸线、河流、路桥、列车等大面积、长距离画轴类主体纵深与长度的左右横向平移运动,还可以多角度展示地标性建筑类主体全貌的环绕运动,以及展示高大建筑物或山峰的升降运动[8]。这种运动同样可以应用在卫星新闻中。在新华社的《60万米高空看四川》中,视野跟着镜头从太空中急速下坠,锁定四川的地理位置,四川省国道318的位置在卫星影像中逐渐显现,镜头再进行第二次下降。下降过程中,卫星影像由三维图像转变为真实的山路景观。无人机镜头接替了卫星镜头并继续承担着下移工作。来到地面后画面跟随国道上的自行车移动,最后又再次升空回到卫星之上。因此,“把都市鸟瞰式风景融入影像故事的讲述汇总,展现着中国都市的形象变迁和美好前景。……形成新的视觉场域,成为中国当代文化风景中不可忽视的存在”[9]。“鸟瞰式”新闻用这样的镜头语言,给予观者从太空飞往大地的体验与沉浸式的观看之眼。

  (一)空间技术化对生产流程的重塑。高悬于太空的卫星化身“太空记者”,无视时空限制直接获取第一手的采访资源,能够提供俯瞰新闻事件乃至地球视角的技术性观看。相比于传统新闻生产的严密程序和人力倾向,“鸟瞰式”新闻让新闻生产更强调空间的技术化实践。以卫星新闻为例,其生产整体可以分为三个环节,从采集到处理再到制作,都需要借助卫星遥感技术、传感器、数据分析以及后期的可视化处理,其制作过程带有很强的技术性。

  从观看的角度来说,麦克卢汉的“地球村”在今天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不仅意味着世界各地之间的互联互通像一个“村庄”,更意味着借助卫星技术,受众的视野可以从太空俯瞰地球,地球可以被“鸟瞰”为一个“村庄”。而在这样的新闻时空拓展下,横向的观测空间和纵向的时间深度都带给受众一种全景式展现——观看宏阔的场景和感受历史的深度。“过去的‘我们是谁,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人生追问,变成循规蹈矩的、可测量的定位。”[10]

  (二)景观化对新闻观念的重塑。法国学者德波断言:“在现代生产条件占统治地位的各个社会中,整个社会生活显示为一种巨大的景观的积聚。直接经历过的一切都已经离我们而去,进入了一种表现。”[11]新闻、宣传以及各类娱乐节目都是景观所属的特有形式。新闻报道正从报道事件转向报道场景,新闻观念正逐渐从事件优先转变为视觉优先,从而被景观重塑。“鸟瞰式”新闻借助视觉媒介的嵌入,将用户不断地吸引至其所构建的新闻景观之中,形成新闻的“视觉场”。无论是《航拍中国》还是《60万米高空看中国》系列,映入眼帘的首先是场景,且观看的场域不仅在高空,甚至已经引入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视觉经验中心。《卫星见证:武汉“归来”》展现了武汉外卖员的生活,把人们的视角代入日常生活当中星空体育app下载。

  可以预见,新闻观念的改变也将带来新闻对人们影响的变化。这种观看将新闻与全球地图、世界风光、国家形象融合起来,在更具视觉冲击力的场景中展现新闻全貌,改变了主体对新闻的感知程度、改变了主体对新闻客体的认知程度,甚至进一步影响主体的生活形态,推进社会的媒介化进程。

  从文化意义上,“鸟瞰式”新闻带来了文化媒介化和全新的视觉经验,创造的视觉场域改变了过往的主体感知,造就了视觉奇观。然而,在数字化的互联网背景下,令人目眩的景观在场则意味着社会本真的缺场。新闻事件的本真滞后于新闻景观的展现,带来的便是更加普遍的新闻失实和沉浸于景观迷宫的大众——当卫星将卫星图像传进观众眼中,针对图像的各种分析、判断和臆测也已开始。

  (三)融合化对表现形式的重塑。“鸟瞰式”新闻的演变过程也昭示着新闻形态的演变过程。从整体来看,新闻形态是从文字到图像的转移过程。“鸟瞰式”新闻从诞生以来,其形态正不断从单一化走向融合化进程。

  这种融合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形态的融合化。现在的“鸟瞰式”新闻不仅在电视和互联网站上播出,也以图片新闻、短视频新闻、数据新闻、H5新闻甚至无人机、卫星直播等形态同步存在。“鸟瞰式”新闻形成了多媒体新闻矩阵,融合了多种现代媒介元素。这种融合意味着新闻报道表现方式的多元化、丰富化,以及新闻传播更便捷、直观。另一方面是技术的融合化。“鸟瞰式”新闻不仅融合了多样的新闻采集技术,也融合了从卫星、直升机到无人机这样的平台技术,还融合了遥感影像分析、传感器数据分析以及视觉化呈现等视觉技术,拓展了新闻的时空,构建了独特的新闻叙事,同时带来了新闻生产方式和新闻观念的变革,成为融合新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乡村媒介文化再生产研究”(批准号:18XW076)阶段性成果】

  [1]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前言.

  [3]丛志成.浅析无人机航拍镜头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应用[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14).

  [4]张过,贺大为,关晴,李梦婷,丁新珂,肖珺,钟兴,于林海,郑玉芝,汪韬阳,李雪,李娜,王梦飞,陈振炜.全媒体时代遥感新闻学[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1,46(04).

  [5]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前言.

  [7]郭文琛,吴亚楠.从图景到场景:数据新闻可视化流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11-04(003).

  [8]杨洋.无人机使用与航拍新闻现象辨析[J].新闻文化建设,2020(07).

  [9][10]秦红雨.鸟瞰式观看的文化分析[J].编辑之友,2021(7).

  [11]德波.景观社会[M].张新木,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3.

  秦红雨,杨毅恒.“鸟瞰式”新闻的视觉生产与新闻形态再造[J].青年记者,2023(05):61-63.星空xk体育官网

联系地址: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芦溪镇新田村213号

联系电话:400-123-4567

E-mail:baidu@Ldgbcv.com

服务热线:13800000000

扫一扫,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12-2024 萍乡市玖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HTML地图 XML地图txt地图 | 赣ICP备2023005358号-5

赣ICP备2023005358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