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展览“气象站”在北京的现代汽车文化中心(北京)展厅对外展出,呈现韩国前卫艺术家组合文敬媛与全浚皓的最新艺术实践。艺术家围绕共生的理念,以全新视角和方式思考气候变化。
澎湃新闻了解到,展览“气象站”聚焦于重新定义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人类、非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该展览是一场从首尔到北京的系列跨学科合作研究和艺术实践,艺术家围绕共生的理念,以全新视角和方式思考气候变化。
文敬媛和全浚皓,自2009年以来作为艺术家组合合作,开始探索艺术在人类面对的多种挑战和瞬息万变的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他们的作品涉及人工智能、影像、装置、绘画等多种媒介和科技,将主题式叙事融入多感官空间体验。
展览中,文敬媛与全浚皓的作品《生火》(2022-2024)以杰克·伦敦1902年发表的经典同名短篇故事为灵感,从一块石头的视角出发,讲述了由人工智能生成的关于数千年来地球的转变和气候变化的故事。同时,在四足机器人Spot的引导下,观众受邀进入一个充满神秘空间,感受别样的观展体验。
文敬媛与全浚皓,《生火》,石头雕塑,彩色影像,灯光 , 声音和动态百叶窗,2022-2024
录像装置《乌有乡消息:日蚀》(2022-2024)是艺术家组合近年来的工作重心。该作品讲述了在无垠的海洋中,主人公只身一人依赖救援船奋力求生的故事。这不仅仅是关于生存斗争的叙述,更迫切地寻求通过弥合现实与非现实之间的鸿沟解决世界的根本性矛盾。装置作品《移动广场》则试图打造一个集体讨论与创意合作的参与式平台。
文敬媛与全浚皓,《生火》,石头雕塑,彩色影像,灯光 , 声音和动态百叶窗,2022-2024.
据悉,在此次展览作品《生火》中,现代汽车集团的机器人实验室基于此前和首尔大学环境研究生院教授郑秀钟以及BKID联手研发的成果,打造了一款轻型碳监测处理装置。实验室将该装置与自动控制模块结合,安装在波士顿动力开发的Spot机器人上。机器人Spot将在展览现场实时测量碳数据并参与现场表演。
此外,文敬媛与全浚皓联合Workroom工作室设计师金亨珍共同创作了一份碳日历,将对包括北京在内的全球多个城市的开放数据进行重新解读。
澎湃新闻:此前的威尼斯双年展韩国馆中,你们的多频道影像装置作品就已经开始关注环境等相关话题。而此次在北京的展览“气象站”,也是聚焦环境这一话题。是否可以说“环境”这一话题是你们艺术创作中最为关注的中心?
文敬媛和全浚皓:自2009年起,我们持续投身于一项名为《乌有乡消息》的跨学科协作项目,致力于深入探索艺术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功能。面对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我们不禁要追问: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类的生活能否得以维系?人类的价值又将如何演绎与变迁?即便在看似绝望的境遇中,夕阳是否依旧绽放其独特的美丽?
这一项目汇聚了众多跨越时间界限的议题,引领我们走进一个构想中的未来世界。在这个虚构的场景中,我们设想自己将如何摄取食物、xk星空体育穿戴衣物、寻觅居所,以此反思和审视当前的生活状态与方式。这正是我们构建极端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初衷——为了促使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人类未来的可能性与命运。
文敬媛与全浚皓,《乌有乡消息:日蚀》,彩色有声视频,DMS 控制灯光,铝制结构,17分钟,2022-2024
文敬媛和全浚皓:我们坚信,仅凭媒体的特性和表达方式去界定艺术类别(如多媒体、绘画、雕塑、xk星空体育装置艺术,以及音乐、舞蹈、电影、建筑等)的方法,已难以适应当代艺术的多元发展。艺术源于自由的创作思维,它不断突破界限,挑战传统。我们的作品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我们跨越各种媒介和形式,力求展现艺术的无限可能。我们期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创作过程,超越传统分类的框架,为下一代带来全新的挑战和灵感。
当我们提及“环境”时,我们所指的是当前紧迫的“气候危机”。创作者的作品不仅承载了他们的个人经验和价值观,更是对整体生活问题的深刻反思。因此,“气象站”项目并不仅局限于气候问题星空xk体育官网,而是试图通过艺术的形式,反映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追求。
2015年威尼斯双年展,xk星空体育韩国馆,文敬媛和全浚皓作品“折叠空间的方法&飞翔”
澎湃新闻:可否介绍一下《乌有乡消息:日蚀》和《移动广场》这两件作品?这两件作品又是如何通过跨学科的参与,来反思当下社会的?希望观众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文敬媛和全浚皓:人类,这个似乎总爱遗忘的物种,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重复着过往的错误。作品《乌有乡消息:日蚀》深刻描绘了人类对自由的渴望与斗争。这种迫切的渴望在现实与幻想的交织中穿梭。主人公被一片闪烁的灯光网格所困,孤独地漂浮在无边的大海上,仅靠一艘救生艇与生存搏斗。这部作品展现了人类在绝望中仍紧握希望,渴望从束缚和界限中挣脱出来的形象。作品《移动广场》通过废弃塑料椅子的再生与连接,形成了一个环形结构。它不仅是一个艺术装置,更是一个汇聚了设计师、科学家、社会学家、环保主义者等各领域专家智慧的平台。在这里,我们共同探讨气候和地球环境的急剧变化,并基于这些讨论进行创造性的合作。这一过程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未来人类如何保持尊严生活的崭新思考,更将未来的愿景带到现实,促使我们反思当下,验证我们的价值观。
文敬媛与全浚皓,《移动广场》,混合媒介, 回收塑料,不锈钢,2022-2024
澎湃新闻:“未来世界”也是你们经常探索的方向。在你们看来,“未来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文敬媛和全浚皓:未来并非遥不可及,它实际上是现在的映射。我们当前所追求的价值,决定了未来的走向。气候问题或环境危机同样如此。它们正是我们当前行为和决策的结果。因此,如果我们能以新的视角和决心去审视过去和现在,那么未来也会因此发生积极的变化。
澎湃新闻:你们自2012年起便与多个领域的专家紧密合作,探索未来的生存方式,并设计诸多解决方案。是否有一些“解决方案”已经被运用到了现实的实践中?
文敬媛和全浚皓:我们创作的作品并非为了直接解决现实问题,而是希望通过艺术的形式,引发人们对当前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我们更看重的是作品所能激发的“意识运作”,希望它们能够成为唤醒人们意识的媒介,促使我们共同面对和解决问题。